电信技术概念和术语: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
我们每个家庭或公司都有电话机,并且都有一条线连接到电话机上,通过这个电话机可以打电话和接电话,一般情况下,该电话线叫做模拟电话线, 因为它上面传输的是模拟信号,所谓模拟信号就是如果通过示波器来查看线路信号,可以看到信号随说话人声音的变化而变化,它是有规律变化的正弦波信号;
而与此相对的数字线路就是传输数字信号的线路。数字线路上的信号使用示波器来看只能看到一些断续的电流跃变,用数学的概念来说就是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,而数字信号是不连续信号(或离散信号)。数字信号之所以不连续是因为它的信号已经被进行了A/D 转换(A/D 转换是一种使用二进制数字组来代替电流或电压幅值的转换办法),A/D 转换后的信号全部被0 和1 的二进制组代替,因此你在示波器上当然就只能看到代表0 和代表1 的电压的突变,或许3V 代表1 而0V 代表0。
在数据和语言通信领域中,最容易被混淆的地方之一是在“模拟”和“数字”两个词之间。大部分人知道“数字”是指信息以1 和0 的形式存在, 但很少有人能将这一事实和以1 和0 的格式移动语音信号这一现实需要这两者之间作心理上的联系。关于“模拟”这个词, 人们可能只谈及到语言通信。这里将帮助你作出并理解这两个术语之间的联系。读完后,你可以知道你不仅将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,并且能很好地理解它们。如果我们必须理解某件东西的话,那是:模拟和数字方式是在任意媒介中传送信息的方法。
有些媒介主要适用于模拟,还有一些适用于数字,而其他的两者都合。这有助于理解使用不同传输系统的原因。正如前面提及的,“网络”最初的发展只是为了提供语音通信业务。AT &T 通过Bell 公司及其通信能力而建立的通信电路严格地使用了模拟技术。确实,它变成了一个数字世界, 但它是围绕着语言模拟通信而建造的。
那这一切是什么意思呢?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,原始信号(在这儿是指声音)被直接转化成了电信号。模拟信号的特性与两个常变量有关:信号的幅度和频率。电信号的强度(幅度)随声音的大小而变化,而电信号的频率随声音的音质或音调而改变。两个可变量(幅度和频率)的变化与原始声波成正比。一个更生动的例子是设想一些迪土高中的视觉显示,光的显示中能够反映音乐并随着音乐而变化。在模拟通信系统中,电信号(不是光)是不断改变的。迪士高演奏设备的灯光随着音乐节拍而改变和闪烁。在这儿,灯光随着信号的电气特性而改变。在电信术语中,可以说真正的声音是由撞击声波而产生的。这种声波的撞击实际上是空气分子的移动。专业术语称为压缩和膨胀。
人声是一种很特殊的事物。当我们说话时将产生声音。在~个相对很短的时间周期内, 我们实际上将空气波撞击到一起许多次。举个例子。先产生一个模拟正弦波,然后将其转化为电当量。很简单,假如能得到语音产生的声音并基于音质和强度对其进行修改,就可以得到这个正弦波,如果用磁场将声音转化为电,这个波形就将被产生。在零电压基准线附近将电流作360”的旋转。零线周围这个360o 的波形被称为一个HZ——得名于指明这一概念的电气工程师。波形在零线开始,并随着能量的增加而上升,最终达到一个峰值后便开始下降;电能也将从这一高度下降至零线,且继续在零线下降.直到零线下的一点(这被称为波形的负侧)。继续至这一侧的峰值电压后能量也将到达峰值,并开始向零线回升。波形完成了一个360o 的完整周期,一个完整的周期构成一HZ。
人的声带能以每秒100 到5000 次的速度将声波撞击到一起。简而言之就是人声每秒可产生高达5000 个周期。当转化为电当量后就有5000HZ。为了避免麻烦可简写为5kHZ (意味着“干”)。有了电当量,我们就有了声波的类比或模拟。这是一个不停变化的值或电能。幅度和频率每秒都将变化100~5000 次。这是电话公司在电信业的开始时所会处理的。然而后来他们又发现人声每秒将产生300~3300 个周期变化,或者以3kHZ 的电周期作为标准。和任何通信信道容量一样,电话公司不想也没必要给用户提供得太多,刚好满足能运载语音对话就可以了。这些年来,随着网络的扩展,电话公司将通话带宽限制在3kHz 信道容量。这主要是基于成本上的考虑。给定了受限的带宽,我们怎样经过网络进行对话并产生合适的原始语言复原信号呢?并且怎样做才更便宜呢?产生的频率范围是从300~ 33001KHZ。电话公司因此也限制我们仅在此范围内使用信道。在使用射频(RF)频谱时,电话公司将所有容量分为4kHz 的块。在每一个41KHZ 块(电线或无线电信道)上,他们安装了300 到3300 压的频率带通滤波器。落入RF 频谱分配区内的任何信号都可以通过。区域外的任何信号都将被滤除掉。这称为限带信道。因为语音最高可达51’riz,所以也存在对话中超过了这一频率范围(如有S 和P 音的单词)并被滤波器削平的情况。这可能听起来不太合理,但它确实会使线路有点不清楚。人耳和电话机都没有足够的灵敏度,因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。一旦声音的电当量被产生了(通过电话机或其他设备),电就被送到了线路。
当通话在线路上进行时,线路对电信号的电阻将减小它的幅度。信号会变得越来越弱。能量的损失将最终导致电能全部被吸收,或使信号不能被识别,这称为电信号的“衰减”。在信号被消耗完和消失之前只能传一定的距离。可比喻为一个接力运动员的训练,运动员尽全力地绕着1/4 英里的跑道跑,当运动员到达1/4 英里的终点时,所有的力量和能量已经耗尽,运动员也精疲力竭了。假如没有人去接棒,他不得不绕着跑道再跑下去, 那么第二圈将永远跑不完。也就是说这个运动员将绕着跑道跑直到失去知觉倒在地上为止。为了保持信号在线路上传输,人们使用放大器来增强信号强度。这些放大器通常的间隔为15 000~18 000 英尺。一般情况下,在用户位置和电话中心局之间只需要一个放大器(最多两个)。中心局通常离用户位置较近,平均只有5~7 英里。只有在偏远的位置才离中心局较远。发生在线路上的第二种现象与传输同在。噪声(由线路损耗、电线破损、闪电、电感应、热等因素引入的)以白噪声或懂懂声的形式存在。它们同时开始并导致信号的变差。噪声总是存在干线路上,电缆故障会使它增大, 进而导致信号变差。不幸的是,随着信号在线路上的传输,噪声和倍号开始混杂在一起。放大器不能从实际的对话中将噪声辨别出来。因此放大器不仅增强了信号,它也增强了噪音。这样就产生了更强、但也更嘈杂的信号。而这些信号又导致极为嘈杂的电路。放大的结果随着距离而积累。放大器使用得越多,最终得到的信号就越差。许多长话线路被不断地放大。这并不意味着电话公司不想做得更好,而是与设备、电气性能和经济三者的组合有关系。